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历史名人吴玠墓址考析

  • 老娄
楼主回复
  • 阅读:3318
  • 回复:0
  • 发表于:2019/2/9 12:53:49
  • 来自:甘肃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陇南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历史名人吴玠墓址考析
娄炳成


       与岳飞、韩世忠齐名的南宋抗金名将吴玠,因其籍贯和居住地的原因,而成为甘肃平凉市的历史名人;又因其率兵长期抗战于甘陕川三省交界处的陇南,病逝于陇南徽县仙人关,因而也是甘肃陇南市的历史名人。吴玠身后,其祠庙在甘陕川各境多达二十余处,数百年来受到当地民间的香火祭祀和深切怀念。而吴玠墓也有三处,有争议的为两处,一在今庄浪县白堡乡赵家坟山村西北200米处,一在今徽县城北钟楼山(现称吴山)上,皆为甘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两座墓葬,必有一真一假,何真何假,专家学者各执一词,尚无定论。

       《宋史·吴玠传》中的有关记载,只对吴玠的籍贯(居住地),及其生平事迹、人品习性、病逝情况作了介绍,对其身后归葬问题只字没有涉及。陇南徽县城北钟楼山(现称吴山)发掘的“宋故开府吴忠烈墓志铭”碑文自叙:“吴玠卒归葬于德顺军水洛城北原先荣之地”。又《甘肃新通志》和《静宁县志》载:“玠墓在宁州南一百二十里水洛城北塬”。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吴玠原籍甘肃静宁县,幼时随父移居甘肃庄浪县。

       《徽县志》载:“宋吴忠烈墓在钟楼山”(今吴山,因有吴玠墓而得名)。清嘉庆十四年浙江海岩人张伯魁任徽县知县,于钟楼山得“宋故开府吴忠烈墓志铭”碑,下临崖将坠,张命石工前移40步,置于群柏之中,更建碑亭覆之,张作五言诗二首抒怀,刻于碑阴:“独立高原上,岿然一见碑。阴风号鬼卒,暮雨隐神旗。迟我西来日,怜公北伐时。累朝颁爵赏,枉自数功奇。”“六百年前墓,艰难百战身。兄弟溥旧泽,南北倚孤臣。哀角秋声乱,奇兵地势屯。宣扬渐口薄,五言欲通神。”又于碑面楷刻“宋故将军吴玠之墓”八个大字,损坏了部分碑文,适张访修县志,遂将此碑纳入艺文志中,唯字多剥落,泐首数行不可辨,末亦多缺。旧《甘肃通志》乃有其全文,为抗金名将四川宣抚使胡世将撰。墓地原有墓冢两座,一座在山顶正北起冢圆锥形,高1.5米,周围11米。另一座在正东,状呈半球形,高1.4米,周围9.3米,底部用石块起筑高约0.4米,前立墓碑。1962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将吴玠墓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拨专款新建碑亭,加强保护。1979年因建设需要,徽县文化馆报省批准,对北冢进行了勘察,查明不是墓,东冢现保存完好。

       民国时期的著名学者张维先生在其《陇右金石录》吴玠墓碑碑文后,有这样一段叙述:“至碑言归葬水洛,今碑在徽县者,盖玠卒于绍兴九年六月。是年三月,合议初成,金人归陕西京西之地,水洛新返,首邱可归。故初已归葬故乡,列之形状。至八月,金人以挞赖主和,杀之。世将与璘数言金人谕盟,宜先为备。明年四月,金人已大举入寇,则此碑寄立河池,盖不得已。而徽志乃因袭碑所在,以为建墓即在徽县,似未考其时势也。”又说:“吴玠临终嘱言:必葬父之脚下(即父墓之下方)。”《静宁县志》亦将此遗言、以及“宋故开府吴忠烈墓志铭”碑文自叙的“吴玠卒归葬于德顺军水洛城北原先荣之地”照录,作为“玠墓在宁州南一百二十里水洛城北塬”的依据。

       吴玠病逝于徽县仙人关开府仪同三司、四川宣抚使职任时,为南宋绍兴九年(1139年)六月。其病逝前后,形势复杂,情况多变。据文献记载,绍兴九年三月,宋金和议,但八月金人失盟,次年四月大举入寇。在这种大形势、大背景之下,其归葬故里的遗愿就难以实现。因而,迫不得已将其埋葬于故河池(今徽县)钟楼山(今吴山),这种可能性是非常大的。但这只是权宜之计、以待时机成熟再行迁葬故里呢?还是就此作罢,不得不埋骨他乡,以作为其战斗牺牲之地一个永久性的纪念?就成了问题的焦点。

       史载,绍兴十一年(1141),亦即吴玠病逝后的第三年,宋金双方达成和约:一、宋向金称臣,金册宋康王赵构为皇帝。二、划定疆界,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陕西宝鸡西南)为界,以南属宋,以北属金。宋割唐(今河南唐河)、邓(今河南邓州)二州及商(今陕西商县)、秦(今甘肃天水)二州之大半予金。三、宋每年向金纳贡银、绢各25万两、匹,自绍兴十二年开始,每年春季搬送至泗州交纳。史称“绍兴和议”,它确定了宋金之间政治上的不平等关系,暂时结束了长达10余年的战争状态,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从这种历史背景的详情来看,当时的平凉、天水一带,皆属于金人占领之地,吴玠归葬故里的遗愿,仍然无法实现。

       倘若吴玠的灵柩果真归葬了故里,那么其时间就应该是金国被元人灭亡以后的事情了。因为吴玠是抗金而非抗元故宋名将,元朝皇帝不会介意其迁葬之事,当在情理之中。但吴玠由河池(今徽县)迁葬水洛城(今庄浪县)的具体事实,却没有任何记载,无法查找。明朝开国功臣刘基在洪武五年岁次壬子为吴氏宗谱撰“吴氏实录谱序”中言:“玠以镇蜀有功,授西川经略宣抚使,封涪王,享年四十有七,卒于宋高宗九年四月,诰封恭人田氏,生子拱,扶柩归葬延陵”,从时间点上分析,由其子扶柩归葬难以采信。

       有学者根据《陇右金石录》所言,提出了“墓、碑两地”说,言其灵柩先行归葬水洛城,墓碑却因金人破坏议和而留在了徽县,并依此断定徽县城北钟楼山(今吴山)吴玠墓,应该是其衣冠冢。认真分析,这个论点是站不住脚的。一是,灵柩能归葬,则墓碑亦能同行;二是,即便墓碑刻造滞迟,竣工后因金人进犯情况有变而无法运往墓地,完全可以依照原碑文重新刻造一块,何以要专等专用这一块?三是,倘若出于某种考虑,非得使用这块墓碑,时机成熟后其后人再将墓碑运回亦无不可;四是,倘若吴玠墓是“绍兴和议”或金国灭亡之后迁归的,那么,灵柩与墓碑就更可以同时迁移了;五是,为了家乡的吴玠墓不致被金兵破坏,故意将墓碑留在徽县作为疑冢,和平之后依然可以将墓碑运回。所以,庄浪的吴玠墓是衣冠冢的可能性最大。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按照中国人死之后叶落归根的传统习俗,以及吴玠“必葬父之脚下”的遗愿,于情于理,吴玠都应该归葬平凉市庄浪县。但事出有因,迫不得已,只好暂时厝葬于陇南市徽县城北钟楼山,以待时机成熟后再行迁葬。然而时过境迁,天长日久,由于种种原因,迁葬之事一直难以完成,只得随其自然,将吴玠墓葬继续留在徽县。其后人无奈之下,在家乡为他营造了衣冠冢,以志纪念,使其享受族人的香火祭祀。

       吴玠的真实墓葬究竟在何处?长期以来一直是史学界一个未解之谜。可谁也料想不到,竟然在八百七十余年之后,远在千里之外的常州又惊现了一座吴玠墓。这得益于常州市近十余年来盛行谱牒文化、姓氏文化、名人文化、祠堂文化的研究,以及信息科技的进步,方为外界所知。其为吴玠衣冠冢无疑,故不予考证。

       吴玠的忠骨到底埋葬于何处,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生平事迹,尤其是在陇南浴血抗金的事迹可歌可泣,值得纪念。正史说他:原籍德顺军陇干县,后因其父吴扆葬于水洛城(今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城),而迁居该地。少年时性格沉毅、崇尚气节,通晓兵法且善于骑射,读书时能通晓大义。北宋末年,尚未满二十岁的吴玠以良家子身份在泾原路入伍从军。

       宋徽宗政和(1111年——1118年),西夏犯边,吴玠率军鏖战,因其英勇晋升为进义副尉、权任队将。宣和二年(1120年),又参与镇压方腊起义,“破其众,擒酋长一人”,再破“河北贼”。累功至忠训郎、权任泾原第十一正将(《宋史》作第十将)。 靖康元年(1126年),西夏进攻怀德军,吴玠率百余骑兵追击,斩首一百四十六级。以功补授秉义郎、泾原路第十二副将(《宋史》作第二副将)。凭借这几次战役,吴玠初露锋芒,声名鹊起。

       吴玠与敌对垒近十年,尽其毕生精力,率领秦陇、泾原、阶、成诸州和家乡德顺军子弟兵,长期扼守秦凤要塞,牵制金人对东南的压力,使金人始终不敢窥视蜀地。为了减轻民众负担,几次淘汰冗员,紧缩开支,实行屯田,又开发水利,发展农业生产,深得陇蜀人民的拥戴。

       绍兴九年(1139年)正月,宋金和议的意向初步达成,高宗因为吴玠功高,授他开府仪同三司、四川宣抚使。但由于长期鞍马之劳,吴玠此时已经重病缠身,于三月上疏请求解职,高宗不允。六月二十一日(7月18日),吴玠在仙人关病逝,年仅四十七岁。高宗为其辍朝两日,特赠少师,谥号“武安”。九月,欲归葬德顺军水洛城,但因金国败盟入侵,只得葬于河池。十一月,高宗听闻吴玠家“颇贫”,于是赐其家钱三万缗。

       绍兴十年(1140年)正月,高宗下诏在仙人关为吴玠立庙,号思烈(《续资治通鉴》作忠烈)。淳熙三年(1176年),吴玠之子吴拱上书诉其“父玠有保蜀功,而爵不称”,宋孝宗于是追封吴玠为涪王,位列南宋异姓七王之一。

       此外,补充一段题外话:吴玠抗金,是为前金,大清入主中原前为后金。清嘉庆十四年任徽县知县的浙江海岩人张伯魁,乃为汉官,竟然毫不避讳,为抗金名将吴玠重修墓穴,立碑志念,更写有两首对朝廷多有冒犯的五言诗,刻于碑背,实在是胆识过人,难能可贵。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