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第十一届西和乞巧节:绝无仅有的中国“女儿节”

  • 策南
楼主回复
网站元老都市网观影团
  • 阅读:9842
  • 回复:0
  • 发表于:2019/8/2 10:50:55
  • 来自:甘肃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陇南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千山滴翠,万水欢歌

千年乞巧,诗意西和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以“弘扬传统文化,决战脱贫攻坚”为主题的

第11届陇南乞巧女儿节

于8月1日(农历七月初一)19:30在

西和县伏羲文化广场盛大开幕



先来一波开幕式盛况

饱饱眼福↓

陇上江南八月天,千山滴翠入画来。8月1日晚,以“弘扬传统文化,决胜脱贫攻坚”为主题的第十一届陇南乞巧女儿节在西和县开幕。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副主席白庚胜,知名文化学者、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等30多位专家学者;全国妇联发展部、中国民协、甘肃省政协、甘肃省妇联、甘肃省文联、甘肃省工商联、甘肃省民协等部门和单位的负责同志;在精准扶贫中联系帮扶西和县的省直单位及兰州市城关区的相关同志;长期致力于东西合作、关注西和发展的福建省晋江市妇联负责同志等应邀出席开幕式。


市委书记孙雪涛出席并宣布第十一届陇南乞巧女儿节开幕。市委副书记、市长崔景瑜,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岳金林,市政协主席张昉及市领导李兴华、方新生、高天佑、张强、郑作栋出席开幕式。


市委书记孙雪涛宣布开幕▲
开幕式现场▲

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陇南文化资源独特的一面。今天我们先看看陇南独特的一面


陇南历史独特

陇南地处长江上游,是中华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在这里,秦人先祖牧马扬鞭、一统华夏;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哈达铺一张报纸,引出了“到陕北去”的战略决策;两当兵变,打响了甘肃武装革命的第一枪。在陇南的文明历史里面,有这样一块被称作活化石的存在--他就是发源元陇南西和的乞巧节--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多、程式保留之完整,被民俗专家们称为中国乞巧民俗的“活化石”。这个传统活动既被称作“乞巧节”,又被称作是“女儿节”。


陇南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一块宝地,其乞巧女儿活动延续了两千多年,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历史记忆中非常宝贵的一部分。特别是乞巧女儿活动彰显了中国妇女在历代所形成的热爱自然、崇尚智慧、热爱劳动的一种美德和精神,相信在当下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特别是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这一美好的传统定会植入其中并发挥重要的作用。


它是集崇拜、诗歌、工艺、美术、技能于一体的活动,体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凝聚着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作为一项厚重的文化遗产,集中体现着中华女性传统美德和可贵的人文精神。


陇南的自然资源独特


独特的地理位置、壮丽的山川形胜、深厚的文化底蕴、多彩的民俗风情,铸就了陇上江南的无穷魅力。


陇南的文化资源更独特


以第11届陇南乞巧女儿节为平台,挖掘文化基因,传承千年文脉,盛情欢迎八方来宾、各界朋友共同鉴赏生态景观与人文历史交相辉映的美丽画卷,体验乞巧之乡的迷人风采。传承乞巧文化,是增强文化自信,构建美丽陇南共同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在陇南西汉水流域活态传承、生生不息的乞巧文化,寄托着陇南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承载着敬畏自然、尊重劳动、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的中华传统美德,蕴含着争取平等、自立自强、追求理想、奉献社会的价值取向,与国际国内妇女事业发展的宗旨吻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向一致。


“巧嫂、巧妹”扎根城市、备受青睐,“妇女电商”创新创业、赢得赞誉,“扶贫车间”自力更生、展示慧巧,“向高价彩礼说不”移风易俗、独立自主,乞巧女儿们在发展致富产业、促进社会和谐等各个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传承乞巧文化,有利于光大中国女性勤劳贤慧、淳朴善良等传统美德,有利于促进男女平等、消除性别歧视,在全社会营造平等发展的良好氛围,更有利于强化文化认同、守望乡土乡愁,构建共同团结奋斗的精神家园,让美丽陇南因文化自信而焕发更加璀璨的光芒。


在随后的乞巧文化讲坛上

郦波教授以《诗经·蒹葭》破题

作了一场题为

《跨越千年 品读诗经 邂逅乞巧》

的主旨演讲


郦波作主旨演讲

郦波对西和文化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梳理,并认为西和乞巧文化、织女文化和诗经文化糅合为一、内涵丰富,价值不可估量。


论坛上,郦波还回答了现场提问,和西和诗词爱好者进行了现场互动,并与西和巧女代表进行了交流。

接下来

来一波开幕式盛况掠影

让大家饱饱眼福↓




▲现场精彩的表演


▲郦波教授与和西和诗词爱好者进行现场互动

▲郦波教授与西和巧女代表进行交流


▲《诗经·蒹葭》的朗诵,去寻找那飘渺的诗意

▲现场观众以面对面的方式和郦波交流
▲郦波与西和人民进行互动


▲开幕式上的礼仪服务人员,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现场观众认真聆听
▲两组飞花令选手轮流背诵传统诗词中含有“巧”字和“女”字的诗句
▲飞花令选手们你来我往,尽显风流
▲西和巧女的代表:西和县草编产业带头人何芳、厦门大学2019大一新生郭嘉璐、电商致富带头人刘许霞与郦波进行交流
▲西和草编手艺的代表人物何芳现场展示编织的靠垫。何芳创新了玉米皮编织技巧,在田地里不起眼的玉米皮经她的巧手后,变成了桌椅、篮子等家具与装饰
▲郦波老师点评飞花令选手的表现
 ▲西和草编手艺的代表人物何芳现场展示编织的草鞋

▲热情的观众
▲扶老携幼参加一年一度属于自己的节日庆典
▲专注聆听
▲虽然我坐得远,但是我有“法宝”呀
▲“站”得高,看得远
▲忘我地观看
▲曲调悠扬,歌词暖心。开幕式在歌曲《不忘初心》中落下帷幕
▲参演人员留影

据介绍,本届乞巧女儿节已纳入第九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分项活动,同时设为第四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陇南分会场。节会期间将陆续举办民间乞巧民俗文化体验活动、“我们的节日?乞巧”理论研讨活动、“舞动乞巧广场舞”创编及展演体验、乞巧之乡“巧嫂巧妹巧汉子”才艺大赛、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摄影展、西北五省区秦腔会演、青少年轮滑表演、乞巧之乡美食节、麻纸书画作品展及麻纸制作工艺展、巾帼巧手工艺作品展、乞巧女儿节电商狂欢节及其他系列活动。


1

陇南乞巧节民俗仪式介绍

开篇传说:

传说古代天帝的孙女织女擅长织布,每天给天空织彩霞,她讨厌这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间,私自嫁给河西的牛郎,过上男耕女织的生活,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织女捉回天宫,责令他们分离,只允许他们每年的七月七日在鹊桥上相会一次。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无数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彩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


与七夕有关的“乞巧”的活动在全国许多地方已弱化或消失,但令我们惊喜欣慰的是在我省陇南市的西和县,这些习俗仍然原汁原味地被保留下来,并且形成了一年一度的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传承之久远、唱词之淳朴、歌舞之精彩、情感之真挚、仪式之完整、人数之众多,在国内独一无二,绝无仅有。乞巧节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前夜开始至七月初七深夜结束,时长七天八夜,分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以及送巧七个固有程式被誉为中国古代乞巧民俗的“活化石”,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女儿节”,是全国范围内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七夕节日民俗活动之一。



听着“六月三十天门开,我请巧娘娘下凡来”的优美旋律,赏着水波荡漾,莲叶碧绿、荷花绽放的美景,燥热的空气顿感有一缕清风荡过,吹散了滚滚热流的蒸腾,拂去了尘世烦闷的愁绪。令人仿佛置身于佛座莲台周边,尽享“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的绝妙意境。


绝无仅有的中国“女儿节”


乞巧节习俗--坐巧

乞巧活动正式开始以后,首先要举行的是“坐巧”。六月三十你会看到,纸火店里挤满了乞巧的姑娘,她们谈论着那家巧娘娘的模样好看,那一家巧娘娘的衣服漂亮,然后选择一个最满意的巧娘娘“请”到坐巧人家。这就是乞巧的第一个环节:坐巧。




乞巧节习俗--迎巧

六月三十的晚上,就要举行一个隆重的“迎巧”仪式。

仪式完成之后,大家齐唱迎巧歌,把巧娘娘迎接到坐巧人家。一路歌声不断,唱词随景附词。进门时唱“一根绳两根绳,我把巧娘娘接进门。”进家时唱“一对蜡,两队蜡,我把巧娘娘接进家。”


 









乞巧节习俗--祭巧

接来巧娘娘以后就要举行“祭巧”仪式。巧娘娘纸扎像供奉在神桌上,桌上摆有木质献器(香桶,蜡台各一对,香炉一个。)同时摆放着巧果,巧芽。整个乞巧过程,早晨、中午、晚间,姑娘们都要点蜡、烧纸跪拜。相互拜巧时也要祭拜对方的巧娘娘。







乞巧节习俗--拜巧

相互拜巧。七月初二到初六最主要的活动就是相互拜巧了。拜巧方领头的姑娘头顶香盘,盘内摆放各种祭品,唱着乞巧歌来到村子,坐巧方的组织者出面相迎,燃放鞭炮。拜巧方唱乞巧歌,表演歌舞,唱巧方茶水招待,唱到传统歌曲时齐声合唱,气氛热烈,亲如姐妹。拜巧遵循中国礼尚往来的传统,若是来而不往,次年也可能中断拜巧活动。相互拜巧不仅是双方展示才艺增进友谊的过程,也为未婚青年找对象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因此成就了的好姻缘比比皆是。




乞巧节习俗--娱巧

唱 巧

姑娘们聚集在坐巧处,从白天到黑夜按照一定的程式用不同的歌曲在巧娘娘面前载歌载舞,表达夙愿,抒发情感展示才艺。




跳麻姐姐

在乞巧节中,还要不定期的“跳麻姐姐”。这是一种请神附体、祈祷问事的仪式。这种仪式只有在乞节时才可进行。




乞巧节习俗--卜巧

照花瓣即卜巧,就是把巧芽放在水盆里,按照投影占卜巧拙,祸福。照花瓣时,姑娘们把迎来的神水倒入盆中,取一段巧芽投到碗中。投影图案如果是针线,则表示心灵手巧。如果是铲子棒锥则表示心笨手拙。如为鸡心如意时,则表示吉利祥瑞,如为笔墨时则预示将来的配偶会是文人。照花瓣是最神秘最有意思的一个环节,乞巧的姑娘非常喜欢。得巧的人喜气洋洋,没有得巧可以来年再乞。









乞巧节习俗--送巧

七月初七晚上,姑娘们聚集到院子里把所有的乞巧歌唱到尽兴为止。等到12点,巧娘娘的影子上了房之后,姑娘们哀伤的唱着乞巧歌,把巧娘娘纸扎像捧起送到迎巧地方。一路上大家步履缓慢,心情沉重互不言语。焚烧巧娘娘时姑娘们挥泪哀唱,十分不舍。这份伤心难过是那么的真切,因为,要想见到巧娘娘的面,除非明年七月初一。有些姑娘快出嫁了,可能再也没有乞巧的机会了,一起玩得好的姑娘相处的时间长了分开也十分不舍。大家依依不舍的送走巧娘娘,期待着下一次乞巧节日的来临。至此。七天八夜的乞巧活动全部结束。 








2

传承创新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文化的生命力既在于传承更在于创新

西和刺绣

西和民间刺绣历史悠久,村头巷尾时见绣娘飞针走线,巧手绣出门帘、枕头、鞋面、鞋垫等,造型夸饰,讨人喜爱。刺绣又称丝绣,属优秀民族传统工艺之一。是在丝绸、布帛、化纤织物上,用五彩丝线,凭借一根细小钢针上下穿刺运动,构成各种优美图案、花纹或文字的工艺。










西和麻纸

被誉为“西和宣纸”西和麻纸在当地也叫土纸。西和麻纸纯手工制作,工艺讲究,纸色古朴呈半透明状;纤维结实、柔韧,字迹经久不变;无毒环保,不受虫蛀,千年不朽。适宜毛笔书写书札文书、传统书画装裱、裱褙糊垫、各种纸活工艺制作、包装等多种用途。近年尤得众多倾向仿古创作的书画家喜爱,频频在国展亮相并获奖,这套工艺大致可分为备料、榨水、上墙,原料加工、挑拣、刀切、手搓,砸穰、淘穰、打捞、麻钱记数、蒸穰、碾穰、撕下扎捆、刀切剪齐等几十道工序,有所谓“造纸七十二道手,上墙还要吹一口”的谚语,这和《天工开物》中的记载如出一辙






西和柳编

西和柳编精巧细致,工艺传统,原料采用溪涧边丛生的红柳经民间匠人加工编制而成。选料考究,纯手工制作,工艺性与实用性并重,产品种类繁多,主要有簸箕、笸箩、果盘、花筒、针线筐等。



西和剪纸

剪纸在西和俗称“窗花”,是乞巧妇女展示女红的一个重要方面。传统过年时一般用来贴在窗户上作为亮窗的装饰。剪纸的内容与织绣工艺大同小异,也以动植物形象为主,寄予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祈愿。其形式多为单独纹样和对称纹样,形象生动可爱,多以彩纸为材料,色彩强烈。西和剪纸作品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中表现七夕主题的作品,多以七夕文化中的美丽传说为表现内容,如“牛郎织女”、“喜鹊搭桥”、“七夕相会”、“槐荫树下”等,一剪一裁颇具匠心。它们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充满了西和传统的民间精神,又传承着乞巧文化,看到精美处,往往让人赞叹不已。




与皮影共生的唱腔

西和皮影戏的唱腔取材于当地民歌和说唱,行腔和咬字都运用当地方言土语,最独特的地方在于,它打破了传统影子腔唱词的对偶结构,每段由五句、七句,或者九句唱词构成,目的是将结尾转到另一种腔调——“冒腔”。




3

千年乞巧越来越“国际范”






▲西和县首届仇池山歌文化艺术节

2006年7月31日至8月1日,西和县举办了首届以乞巧为主题的仇池山歌文化艺术节,艺术节以“开放、开发、诚信、和谐”为主题,旨在“以仇池山歌彰显人文底蕴,以传统文化助推西和经济”,进一步扩大西和的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加快西和科学发展搭建更为广阔的开放和交流平台,全方位提升西和的整体实力、发展活力和区域竞争力。






▲第二届中国乞巧文化旅游节

2007年8月19日至8月23日,西和县举办了第二届“中国乞巧文化旅游节”。开展了旅游观光、展示展览等18项活动。




第三届中国乞巧文化旅游节

2010年8月15日—8月16日举办,是西和县5.12后举办的首届大型文化旅游盛会,旅游节以“西和乞巧.独具魅力的女儿节”为主题,安排有大型民俗文艺演出、乞巧文化民俗展、文化旅游产品展览、书画摄影展、山歌比赛、旅游参观活动、招商项目推介签约活动、外拍宣传活动、晚霞湖、云华山、横岭山、大寨文化大院分会场乞巧展演等活动。



第四届中国乞巧文化旅游节

2012年8月22日—8月24日在陇南市西和县隆重开幕。以“绚丽甘肃·特色陇南·人文西和·魅力乞巧”为主题,包括文化、旅游、商务、会展等 13项系列活动。


第五届中国(西和)乞巧文化高峰论坛
第六届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与妇女发展国际论坛

以“女儿梦·中国梦”为主题,2014年7月27日至8月2日举办



第七届乞巧女儿节

以“中国乞巧·对话世界”为主题

第八届乞巧女儿节

节会以“走进魅力陇南·探源西和乞巧”为主题此次活动旨在将乞巧文化品牌打造成为陇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平台,作为扩大陇南知名度、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向世界展示原汁原味的乞巧活动、魅力四射的文化陇南和底蕴深厚的人文西和。
第九届乞巧女儿节(千年乞巧 诗意西和)

以“展现乞巧魅力促进文旅融合”为主题全面展示乞巧文化在助推陇南经济社会发展,扩大陇南知名度、影响力,增强陇南文化软实力和旅游开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向全世界展示西和原汁原味的乞巧活动、陇南魅力四射的风土人情。



第十届乞巧女儿节

以“传承乞巧优秀文化,凝聚脱贫精神力量”为主题

回顾结束

然而精彩并不止于此

开幕式前的各乞巧点乞巧艺术活动

更是精彩有趣、好戏连连

陇南再次向世人展示乞巧文化的独特魅力

小编带你走进现场~


















▲晚霞湖畔的迎巧活动





▲礼县盐官的迎巧活动
▲乞巧女儿节上的陇南影子腔



▲手工艺品受青睐
▲现场刺绣

▲现场草编

▲民间乞巧民俗文化体验活动


▲西北五省区秦腔会演


▲巾帼巧手工艺作品展
 ▲“巧西和”抖音挑战赛





▲麻纸书画展


▲剪纸文化传承人卢红霞展示自己剪纸作品

▲草编技艺展示


4

“乞巧”承载着世界“女儿梦”


乞巧女儿梦,承载着陇南千年民俗文化的历史记忆。

乞巧女儿梦,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
乞巧女儿梦,引领着家庭美德和良好家风的培育养成。
乞巧女儿梦,编织着广大女性自觉奋争的多彩画卷。
乞巧女儿梦,展现着巾帼不让须眉的责任担当。




这些“乞巧女儿梦”中所蕴含的争取平等、自立自强,追求理想、奉献社会的生活理念,已成为陇南广大妇女提升素质、自觉奋争、追求卓越的精神动力。让乞巧文化走出陇南、走进全国、走向世界,让全球广大妇女从中受益,更是乞巧之乡人民的共同心愿。

千年乞巧千年唱

一样求生一样鸣

历经数千年的风雨沧桑

陇南乞巧仍然

生生不息、光彩照人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正扬帆正当时”

千山滴翠、万水欢歌

千年乞巧,诗意西和

乞巧文化必将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迸发出更加强劲的活力

七天八夜的乞巧活动还在继续

敬请期待后续报道

快来跟我们一起过乞巧吧~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