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五阳专辑】杨康玲:难忘五阳路

  • 策南
楼主回复
网站元老都市网观影团
  • 阅读:6923
  • 回复:0
  • 发表于:2019/9/21 16:43:02
  • 来自:甘肃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陇南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五阳专辑】杨康玲:难忘五阳路

写下这个题目后,我眼前便会浮现出那一群平凡而又普通的人,他们就是武都县裕河乡曲家安社的村民。

2014年底,我们在凛冽的寒风中,来到位于康县最南端的“五阳公路”采访。五阳公路起点位于武都区裕河乡,终点至康县阳坝镇,建设总里程68.32公里。路途经过一个村庄,名叫曲家安村。这天,在五阳公路三标段工地上干活的一个浆砌工叫谈生平,今年40多岁,他的老家就是曲家安村,提起家乡,他无不感叹地说,那是一个很美的村庄,但由于地处大山,交通闭塞,信息不灵,村里干啥都不方便,村里的人得了病,要是小病,就自己处理一下,有时候去邻居家借一两片止痛片、安乃近是常有的事。实在不行,就只有去离村子三十多里的太平乡杜坝村,那里有个小诊所。再有大病,就只有去陕西汉中了。往返得几天,还要走五个多小时的山路。不通公路,那简直就是干啥也不行呀。没办法,想着着祖祖辈辈生活在这大山之中,对我今后的生活影响太大,我就选择在陕西宁强县的青木川镇买了两间房,并迁走了户口。去年听说要在这里修公路,是从自家门前经过的公路,我高兴极了,加上自己有手艺,想也没想就来到工地,这一干就是两个冬天。他对我们侃侃而谈,一脸的满足,一脸的喜悦。现在到家的路修通了,我是没想到啊,真的,从前就没想到这里会通公路,所以当初我才会选择离开家乡,去别的地方,说真的,我有些后悔我当初的选择啊。在喜悦中,他有了些许的无奈和遗憾。

看着他那张与年龄不相符的脸,我想起了许多,我无法想象他们从前的日子是咋过的。在崇山峻岭中,在封闭的小山村,他们的生活就连起码的看病这一问题都这样难以解决,其他的像孩子上学、生产生活用品的购置都是异常艰难和不便的。现在路通了,他们便有了希望,就像鸟长硬了会飞的翅膀,前面的路就是一条充满希望的路。

他干的是浆砌工,在公路的施工项目中也是最辛苦的活之一,他砌的山墙即美观又结实。他又说,老板对他的工作要求很严,他每天的工作量是十个小时左右,最快的时候,他一天可砌7个多立方的石头。石头砌好以后,再用水泥勾出缝缝。他们虽说修的是乡村公路,但质量上却是按高速公路的标准来要求的。路边的涵洞也是他们来干。对涵洞的要求就更加严格了,他咧开嘴笑了,这个说了你也不懂。我问他在干活中受过伤吗,他满不在乎地说,哦,受伤呀,那是常有的事。天天跟石头打交道,哪有不被石头砸伤、碰伤的,只要路通到家,吃再多的苦也是值得的。我真的要感谢党,感谢政府,让我看到了希望。他平淡的话语凝聚了广大筑路工人的心声。我想,正是有了像谈生平这样千千万万的筑路人,才有了脚下这条宽阔平整的公路,也正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千千万万个人走出大山,实现自我的机会。他们是当今社会的无名英雄。

离开五阳公路三标段的指挥部,我们徒步前往四标段。行走在宽阔平整的路面上,风吹在人脸上,让人感到冬季的寒冷,但我的心是温暖的,感动的。看对面,沟壑纵横,山上没有了春天和夏天特有的绿色,整个山脉看起来更像一个成熟的男人,刚毅而坚定;山下深不见底的河水静静地流淌,此时没有了开山建设的机器轰鸣声和筑路工人的劳动号子,河水显得有些清冷。我问河里有鱼吗,同伴说这就是裕河呀,怎么会没有鱼,这条河的鱼是最没有污染、最富有营养的鱼。      

一个话题说完,就没有了话语,我们几个又默默地走着,谁也不说话,只有各自的皮鞋在路上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也许,他们都在内心构思着要写的文章。突然,同伴的手机响了,他的铃声是一首韩红唱的《天路》,他想接,却掏出手机看了又看,足足三分钟,直到《天路》的歌唱完,他才又把电话会过去。我问他怎么不接电话,他说,我突然有一个书写的题目了,那就是《天路》,这条路就是咱们陇南自己的一条天路呀。

到了四标段,这里的工程已近尾声,正在浇注路面,我们只能从路边很窄的地方过去。我看着下面的悬崖,看着眼前的小道,实在不敢迈步,路边一个干活的妇女连忙伸出手,来,我拉你过去。她一看自己干活带的手套上尽是泥巴,便自嘲地说,看,我的手这么脏,弄脏了你的手。我忙说没关系的。她急忙取下手套,来,这下好了。我抓紧她的手,慢慢地越过了这段难走的小道。我说谢谢你了。她大咧咧地说,谢啥哩,你们大冬天的来到这里,实在是不容易,辛苦你们了。她的头发有了许多白发,估计也有五十出头了,却还在公路上干活,我想,生活中她也是一位能干的贤妻良母。

路边有一帮人在烤火,是木柴点的篝火。我们走过去,问其中几个妇女,你们是工地上干活的,她们说不是,是这里的村民。她们的村叫曲家安,就在这上头。顺着她们的手望去,一条便道正在施工,怎么看不到村庄,顺着这条便道上去就是。她们热情地邀请我们去家里坐一坐,说她们吃的粮食和蔬菜都是绿色食品,没有化肥和农药,是最好的东西,她们做的豆花面是用手工推出来的,最好吃了;吃的肉也是自家养的猪、鸡,没有饲料和添加剂,也属于绿色食品。

我一愣,现在的农村像这样的情况已为数不多了,便很感兴趣地问起来。

一位中年妇女非常健谈,她慢慢地对我们说了很多。她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这里没有公路,赶集要到距家很远的陕西境内,天不亮就要出发,走山路要走五个多小时,赶完集回到家已是晚上了。村里没有学校,几户人联合起来请了一名外地的老师来村里教孩子识字,但只教到三年级就再也不来了。条件好的就把娃娃转到附近的阳坝上学,娃娃们一个星期回来一趟,走时要背上一周用的面和柴禾,要自己开火做饭呀。不通公路,来回都是娃娃自己背,幸苦呀。村里这个样子,家里有儿子的就娶不上媳妇,人家姑娘一看这个地方就不肯来了,所以只有把儿子嫁出去当上门女婿;村里的姑娘就更留不住,都远嫁他乡了。这都是不通公路的原因呀。去年听说要修公路,我们就积极支持村里的年轻人到工地干活。你看,我的儿子也在那里干活,不为挣多少钱,只要能修通这条公路,吃再大的苦,流再多的汗也值了。

听了她的一番话,我的心又一次被震撼了,这是一个普通妇女发出的肺腑之言。当我们身居闹市,尽情地享受着现代物质文明和四通八达的交通带给我们优越的生活享受的时候,我们是很难体会到不通公路的艰难和不便的。曲家安村,这个离我们并不遥远的地方,多少年来,世世代代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小山村,承受着不通公路带给他们的种种不便,他们盼望着能修一条路,通到家门口,让他们可以方便出行。只要是修路的事情,不论多难他们也会心甘情愿地付出劳动、汗水甚至是生命。

这些善良而朴实的人们,语言就像他们的人一样,是朴实的。我感激这个冬季,是这个冬季让我懂得了奉献;我更感激这些平凡而普通的人,我会把这一刻永远定格在我记忆的最深处。


作者:杨康玲,女,康县县志办干部,作家。

摄影:田茂琳、毛树林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