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陇南历史名人

陇南历史名人

关键词:陇南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陇南都市网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gsln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21908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吴鹏翱 

吴鹏翱(1763年—1826年),字云逵,今康县寺台乡吴家斜坡人,因祖籍是阶州吴家道人(今武都区汉王乡),故号“仙陵山人”。仙陵山,即今武都城西旧城山,古为阶州治旧城所在地。清高宗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中为举人。中举后吴鹏翱仍无心仕途,一意致力于考据之学,并远游江浙十余年,拜师于金石学家邢澍。在此期间,他立志编写一部详述阶州历史之志书。返回原籍后,遍访陇南山川古迹,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写成《武阶备志》。吴鹏翱晚年始出任陕西旬阳县教谕。任职期间,为人刚直不阿,处事公道,竭力培育桃李之才,深受当地父老生员的敬重。 


任尚惠

    任尚惠(1720年――1803年),字兰台,号震山,西和县东青土坡(今西和汉源镇任河村)人。清高宗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中丁未科进士,授兵部武库清史司主事,后辞归,主讲兰州兰山书院,后又主讲秦州天水书院,桃李满天下。晚年还居故里,写诗作歌以自娱。一生著作大多散失,仅存清高宗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参纂的《西和县志》及部分碑记。

 何宗韩 

    何宗韩,字桐藩,又字对溪,今文县上丹乡关爷楼村人。生于清圣祖康熙十七年(1678年)九月十四日,卒于清高宗乾隆九年(1744年)五月初三,终年66岁。清高宗乾隆十三年(1748年)葬于文台西北阡(今文县城北)。何宗韩自幼丧父,因聪慧好学,12岁时“试辄冠童子科”。清圣祖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考中举人,清世宗雍正二年(1724年)考中进士,被授礼部主事。此后历任仪制司主事、山西副考官、祭祠司员外郎、刑部福建司郎中、大理寺左少卿等职。何宗韩好读书,学问渊博,“足未尝轻出城市。过其庐,渊然惟吟诵声”。任祭祠司员外郎时,正值《清会典》编修之际,他负责了朝会、郊庙、乡会、科试等条文的增订工作。著作主要有《族谱》、《敦仁堂集》等。现均散失。 

 张  锦

    张锦,字尚炯,号松壑,岷州南宝盖山(今宕昌县阿坞乡麻界村)人,生于明成祖永乐九年(1411年),卒于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享年78岁。明英宗正统十年(1445年),张锦考中进士,后一直供职刑部。明宪宗成化七年(1474年)授刑部主事。任职期间,北京等地发生灾荒,张锦奉命前往赈济,因廉洁奉公,办事公道,深受称赞。当时,朝廷亲王争权,相互倾轧,尤以方山(今江苏省南京)、庆城(今黑龙江庆安)二王为最。皇帝命张锦前去调处,张锦秉公而断,使双方心悦诚服,重归于好。随后,又妥善处理了岷、襄二王府之纠纷。明宪宗成化十九年(1483年),升迁为大理寺丞。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进封嘉议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张锦为人耿直,为官清廉,办事公道,体察民情。病逝后的第二年,即明孝宗弘治二年(1489年),归葬岷州南宝盖山(即今葬地)。明孝宗特下诏为其立了墓志铭,由书法家李东阳篆额,宰相刘健撰文,中书舍人柳楷书丹,以示表彰。 

   高斗南

    高斗南,字拱极,大约生于元代中期,卒于明太祖洪武末年,具体时间不详。明陕西徽州(今甘肃徽县)人,其人相貌魁伟,声若洪钟。明太祖洪武中,高斗南被举荐授四川定远知县,任职九载,政绩显著。朝廷张榜公布天下廉吏,仅有数人,高斗南名列其中,入《彰善榜》、《圣政记》,以为天下官吏之楷模。未几,被提拔为云南新兴知州,任职数年,百姓安居乐业,没有远徙他乡者,深受当地百姓爱戴。后以年老体弱乞归,不久病逝,享年70岁。

赵世延

    赵世延,元礼店文州蒙古汉军西番军民元帅府元帅,梁国公赵国宝之子,秦国公按竺迩之孙。生于元世祖中统二年(1260年),卒于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年)。赵世延天资聪明,幼喜读书,弱冠即被招入枢密院史台“肆习官政”。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 (1284午)授承事郎云南诸路提刑按察使判官。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提升为监察御史,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任奉议大夫,出任江南湖北道肃政廉访司事。元成宗大德三年(1299年)移中台都事,不久,又任山东肃政廉访副使,1302年任江南行台治书侍御史。1306年升任安西路总管。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改任四川肃政廉访司,任内清除积弊,修都江堰,深受当地吏民称赞。

    元仁宗黄庆二年(1313年)拜江浙行省参故政事。元仁宗廷元祐五年(1318年)进职光禄大大、昭文馆学士、宋大都留守乞补、外拜四川行省平章政事。为解决四川等地军民饥荒问题,赵世延在重庆屯田,当年就获粟11700石。元仁宗元祐年七年(1320年),仁宗驾崩,英宗即位,帖木迭儿复居中书中丞,报复赵世延,罗织罪名。逮赵世延入狱,并逼迫赵世延自裁,赵世延拒不认罪。

    同年秋,帖木迭儿谋害了元英宗。晋王即位,捕杀参与政变的官员,起用曾受帖木迭儿迫害的官员。赵世延出为江南行台御史中丞。元泰定帝泰定四年(1327年)入朝复为御史中丞,随后相继任中书右丞、翰林承旨、光禄大大、同知枢密院事等职。

    1328年,元泰定帝驾崩后,赵世延立怀工图帖睦尔为帝,是为文宗。赵世延因迎立有功,加授集贤大学士、奎章阁大学士、中书平章政事等职,因年高多疾,元文宗还特许其可乘小车入朝。

    元明宗至顺元年(1330年)二月,赵世延以年高多疾为由,屡次上书,请求解除中枢政务,专意篡修。文宗以其德高望重不允。此后不久,赵世延以年高多疾再次上书请元顺帝至元二年 (1336年)五月去成都,同年十一月卒于成都,享年七十七岁。死后赠“世忠执法佐运翊亮功臣、太保、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追封鲁国人,谥文忠”。后世对其评价甚高。《元史·赵世延传》载:“世延历事凡九朝,历省台五十余年,负经济之责,而将之以忠义,守之以清介,饰之以文学,凡军国利病,生民休戚,知无不言,而于儒者名教尤拳拳焉。”

按竺迩
    
    

   按竺迩,生于1194年,卒于1263年。先祖为云中塞上(今山西大同)雍古氏,父母早逝,幼年寄养在外祖父术要甲家。“术要甲”转音为“赵家”,遂改姓为赵,后世均以赵为姓。1236年,按竺迩率元军攻占陇南,在西汉阳天嘉川建“礼店义州蒙古汉车西番元帅府,”任元帅,卒后葬于礼店(今礼县),后代遂以该地为故里,建有家庙。

    按竺迩十四岁时入宫,熟习智略,弓马绝世,常伴随皇了察合台外出狩猎。一次,突遇二虎奔出,按竺迩眼快手疾,连发两箭,将虎射倒,遂以善射闻名,并日益受到察合台的器重。1214年,按竺迩随元太祖西征,以功封千户,时年仅二十岁。自此以后,征积石、拔河州、破临洮、陷巩昌,攻城掠地,战功卓著。元太宗窝阔台即位,以按竺迩为元帅,继续率兵西进,驻军删丹(今甘肃山丹县),自敦煌至玉门关一路设置驿站、燧烽,直通西域。整个关陇地区为蒙古军所属。

    元太宗三年(1231年)春,九月,蒙古军决议灭金,分左右二路南下。拖雷率右路军时入陕西后,以按竺迎为先锋出大散关,山两当县出鱼关抵沔州。宋制置使桂如渊守兴元。按竺迩准备借道攻金,桂如渊同意派人引导蒙古军沿汉水而下,由武休关东抵邓州(今河南邓县),直指汴京。金军背面受敌,急忙调集十多万军队,准备与蒙古军决战。按竺迩避其锋芒,直趋均州(今河南禹县)三峰山下,与左路车按赤台会合。时值隆冬,蒙古车乘大雪突袭金军,金兵大败,金主帅完颜合达败死,主将移刺蒲阿被擒。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年),金哀宗在出奔蔡州(今河南当南县)后,城破自杀,金朝遂正式灭亡。

    金朝灭亡后,蒙古军又决定乘胜灭宋。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窝阔台分兵南伐,一路由次子阔端率领攻入陕川。以按竺迩为先锋,破宕昌,陷阶州,攻文州。由阴平道入蜀。

    宋理宗嘉熙元年(1237年)按竺迩对宗王末哥说:“陇州县方平,人心犹贰,西汉阳当陇蜀之冲,宋及吐蕃利于入寇,宜很良将以镇之”。末哥应允,遂于西汉阳天嘉川置礼店文州蒙古汉军西番军民元帅府,以按竺迩为元帅,陇南诸州县遂置于蒙古政权的统治之下。

    1238年,按竺迩随元帅塔海伐蜀,克隆庆,攻重庆,图万州,连破四州二十余城。

马  堃

    马堃,生年不详,卒于1276年,宋宕州(今甘肃宕昌县)人。南宋名将马暨之兄,曾任六郡镇抚副使,政绩颇显。宋度宗咸淳七年(1271年)任咸淳府(今四川忠县)知府,担负起了扼守长江,抵御元军南下的重任。

    宋恭帝德祜元年(1275年)十月,元军金吾上将军、开达万忠梁山等处招讨使杨文安和宋降将、原达州知州鲜汝忠合兵攻破万州天生城后,以降兵为前锋,逆长江而上,直取咸淳府。皇华城车民固守城池,打退了元军的多次进攻。两个月后,长江水位下降,流速减缓,杨文安乘机猛攻,激战数日后,宋军退守内城,元军占领了城外的滩头,皇华城被元军四面围困。次年腊月下旬,元军再次发起进攻,杨文安向东、北门佯攻,鲜当忠趁夜偷袭,用云梯登上城墙,杀死守门士兵,打开了城门,元军蜂拥而入。马堃调兵反击,在激战中,军师包申等众多将十战死,马堃伤重被浮,杨文安劝其投降,马堃大义凛然地说:“忠州自古以来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我生为大宋人,死为大宋鬼,赤胆忠心,保国保民,岂能苟且偷生!”最后同其他被俘将士一同就义。明朝进士王铎曾写诗赞道:“微马临江日已昏,将军村落喧鸟声。一门忠勇答君父,九卷兵书遗子孙。剑气阴阳凌百日,悲茄莫莫起青原。武侯唯尽平生分,成败当时岂更论。”

曹友闻 


    曹友闻,字允叔,宋同庆府栗亭(今甘肃徽县)人,生年不详,卒于宋理宗端十三年(1236年)。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进士,始授绵竹尉,后改授天水军教授。蒙古灭宋时,组织军民英勇抗击,血战而死。 
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初,蒙古窝阔台汗集结蒙古、西夏、叶蕃及投降蒙古的汉军,号称五十万大军,大举南侵宋朝。蒙古大军兵分两路,一路由窝阔台第三子阔出率领,入侵襄汉;另一路由窝阔台次子阔端等率领出征四川。       

    进攻四川的阔端军,先攻春巩,围天水。曹友闻单骑夜入,与天水守将张维等筹划守城要略,并散尽家财招募兵士七千余人,同其弟曹万先后据守仙人关、七防关、白水江等要塞,每战皆亲冒矢石,为士卒先。被授知天水军。蒙古军转攻阶州,曹友闻引军驰援,夹击敌军,击退敌军后,驻石门(今陕西略阳县西北),负责扼守七防关(今康县云台镇)一带。 

    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年)春,蒙古军再次南侵。一举攻下沔州(今陕西勉县),继而进围青野原(今甘肃徽县南)。宋军被困,请求救兵解围。曹友闻闻讯,召集部将说:“青野原为蜀咽喉,不可缓”。急派弟曹万领军自冷水品渡嘉陵江,至六股株,同小道直奔青野原。曹友闻引精兵随后赶到,同守军一起内外夹攻,击退蒙古军,因功授武德大夫、左骁大将军。 

    同年秋九月,蒙古大军又南下猛攻大安军。此时,邻近各要地均被蒙古军攻占,仅剩曹友闻孤军坚守仙人关(今甘肃徽县南)。曹友闻对其弟曹万说:“国安安危,在此一举;众寡不敌,岂容浪战!惟当乘高掘险,出奇匿伏以待之。”遂派其弟曹万、曾友淳率兵登上附近的鸡冠隘,多张旗帜,以为疑兵。自己率精兵万人在附近设伏。蒙古军攻来时,先是曹万出阵迎故,大战数合,身披数创。随后,曹友闻亲率精兵三千突袭,两军会合,殊死血战。交战那天,正值大雨,宋军将士穿着厚厚的棉衣,经雨淋湿后十分沉重,不便于同蒙古车骑兵作战。尽管如此,但宋兵无一人退却,仍在曹氏兄弟的率领下拼死战斗,双方伤亡惨重,血流二十余里。终因孤立无援,众寡悬殊,宋车全军覆没,曹友闻血战而死,其弟曹万也同时战死。 

    南宋朝廷特赠曹友闻为龙图阁学士、大中大夫,赐庙“褒忠”,谥曰“节”。曹万也被赠为“武翼大夫”。 

    曹有闻战死后,蒙古军长驱入蜀,如入无人之境。成都、利州、潼川三路的二十余州都被蒙古军攻下。

 

张  威


     
   张威,字德远,宋成州(今甘肃成县)人,大约生于南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年—1221年),卒年不详。少时家贫,曾以卖药为生,后从军戍边。

    宋宁宗开禧三年(1207午),宋金交战。张威作战英勇,  屡立战功,被提拔为军中将领。次年,叛将吴曦被诛后,宋军派李贵收复西和州等地,以张威为先锋。宋车在板桥一带大败金乓,收复西和州,张威由此名声大振,升为统制。天水是金兵西进必经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遂由县升为郡,  命张威镇守。张威坚守多年,屡立奇功,被提升为利州副都统制。

    宋宁宗嘉定十二午(1219年),金兵大举南侵,破武休,攻兴元,陷大安军。张威发兵东进,破金人于金斗镇。金兵虽败未退,张威又派石宣等率兵偷袭大安军,金军全军覆没,被歼三千多人,悍将巴图鲁被俘,金大将包长寿闻讯大惊,连夜退出兴元北走。

    宋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年),十月,张威也以进兵无力为由,撤其军职。张威郁郁不乐,不久便病逝于利州(今四川广元市)。

    张威治军有方,军纪严明,尤善谋划,常以奇兵取胜,金兵对其十分畏惧。据《宋史·张威传》载:“临阵战酣,则精采愈奋,两眼皆赤,时号‘张红眼’,又号‘张鹘眼’,常立净天鹘旗以自表”。作战时身先士卒,手中持一根长约六尺的木棒,号称“紫大虫”,横扫敌阵,金兵皆望风披靡,无人敢挡。

丁煜


    丁煜,字晦叔,阶州福津(今甘肃省武都县东)人,生卒年不详。南宋宁宗时期著名的抗金将领,曾任太常寺丞,后迁郎中。多次奉诏出使金朝。

    宋宁宗嘉定六年(1213年),宋、金关系发生了急剧变化。蒙古崛起北方后,不断南侵金朝。这年,成吉思汁又兵分三路,攻掠山东、河北诸州郡,金朝内部发生政变。次年,刚即位的金宣宗迁都南京(即开封府),并进一步南攻宋廷。在这种情况下,一味主张“和议”、妥协的南宋统治者只得下令抵抗。于是,在宋宁宗嘉定八年(1215年),多次派使金朝。对金朝情况比较熟悉的丁煜被委任为利州西路安抚使,并兼知兴元府(今陕西汉中市),担负起了防守南宋西北地区,即今陕西南部、甘肃省南部及四川西北部地区的重任。

    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年)十二月,金人又以白撤为元帅,率军万人南伐,在天水郡击败宋车,次年,金兵又在鸡公山(今西和县塔子山)击败宋军,围攻西和州,守将刘昌祖焚城而逃。丁煜临危不惧,协助兴元都统制吴政英勇抗敌,反击金兵,夺回大散关,斩逃将王立。宋宁宗嘉定十二年(1219年)春,金兵攻破大安军(今陕西宁强县大安镇),并陷兴元(今陕西省汉中)。丁煜急忙派人东入抗击。张威乘夜偷袭大安军,歼其精兵三千,悍将巴图鲁被俘,金兵大将包长寿闻讯慌忙撤退。宋军获得大胜。

吴挺,字仲烈,祖籍宋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县),生于今武都区桔柑乡大岸庙,为吴璘第五子。

    现存《世功保蜀忠德碑》明确记载:“王守武阶日,生于守舍。”武阶,北魏首置,西魏时改置覆津。吴璘曾在州北米仓山上筑城,并建仓积粮,以御金兵。    

    吴挺,生于宋高宗绍兴七年(1137午),幼时十分聪慧,深得吴璘宠爱。初识字,便能读《左氏春秋》,宋高宗绍光二十四年(1157年),年十七,始从军为后部准备将。不久,又迁为中书第一将。这年,吴挺到京城呈送文件,宋高宗亲自召见,向他询问西边地势、兵事及战守情况,他对答如流。宋高宗十分惊奇,对左右大臣说“这真是将门出虎子啊!”当即下诏提拔吴挺为右武郎、浙西路兵马都监,赐金带。以后,又相继任右武大夫、利州东路前军同统制。 

    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背叛和盟,派遣合喜勃堇为征西元帅,率大军南下,直逼秦陇。吴挺受命镇守兴州(今陕西略阳),但执意要上前线,他对父亲说“愿率兵出征,建功立业于阵前。”吴璘十分高兴,便任命吴挺为中军统制,率军北进。朝廷授其为荣州刺史,后又迁升为熙和路经略安抚使。

    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吴挺随父亲吴璘防守河池(今甘肃徽县)。六月,金将完颜悉烈领兵十万前来攻城,吴挺多次亲率精兵袭击金营,结金兵以重大杀伤,金兵伤亡惨重,只好退兵待援。由于吴挺在这次战斗中指挥得当,功绩显著被任命为武昌军承宣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中军统制。这年,吴挺年仅25岁。 

    吴挺治军有方,“纪明律修,车中悦服”。 

    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吴挺改任兴州都统、定江军节度使,宋孝宗淳熙十年(1183年)冬,特加检校少保。 

    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六月,吴挺因积劳成疾,病逝于军中,年仅五十六岁。 

    吴挺死后,葬于同谷(今成县城关石碑寨)。宋宁宗嘉仄三年(1203年)立“世功保蜀忠德之碑”于墓前。碑额为宋宁宗亲书。国子祭洒高文虎奉旨撰文。正文共八千四百六十一字,详尽记述了吴挺抗金保蜀的丰功伟绩。该碑保存完好,是研究宋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书法雕刻艺术的珍贵文物。

      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六月,吴挺因积劳成疾,病逝于军中,年仅五十六岁。临死前,口嘱幕僚遗书,全文都是忧君爱国、备边养民之事,无一宇言及家事,阅者无不感动。吴挺生前很受朝廷器重。宋孝宗常对别人说:“吴挺,是朕千百人中亲选出者。”宋光宗多次赏赐内府珍奇,以表示对吴挺的厚爱。

      吴挺死后,葬于同谷(今成县城关石碑寨)。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立“世功保蜀忠德之碑”于墓前。碑额为宋宁宗亲书。国子祭酒高文虎奉旨撰文。正文共八千四百六十一字,详尽记述了吴挺抗金保蜀的丰功伟绩。该碑保存完好,是研究宋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书法雕刻艺术的珍贵文物。 

 

   三国时,魏、蜀争相掠夺陇南人口。曹操先后掠夺、迁移陇南人口30多万入居关中,侨置武都郡于扶风郡美阳,又移至兴平县小槐里。诸葛亮亦迁移西县人口1000余家还居汉中。后又有武都王苻健率众入蜀,蜀将张尉往迎,安置于昭化之白水,而陇南为蜀所有,武都、阴平2郡仍存,属益州。所以,三国时,魏蜀各有一武都郡,魏之武都郡在关中小槐里,蜀之武都郡治下辨。另外,又于今礼县东北置祁山县,亦属武都郡。

    三国时期,蜀诸葛亮为夺取关中,进图中原,在渭水流域多次对魏军进攻作战。魏太和元年(公元227年)春,诸葛亮统军10万,进驻汉中,图谋攻魏。次年春,诸葛亮率军出祁山(今甘肃东南部西汉水北岸地区)。天水、南安、安定等三郡皆背魏归属蜀。魏明帝震恐,亲赴长安(今西安)督战。当蜀军在街亭与魏军交战时,前锋马谡擅自改变部署,弃城守山,被张郃乘势困败,失去要地。诸葛亮因初战受挫,失去前进的依托,乃退兵汉中,斩马谡,整治蜀军。同年十二月,诸葛亮统军数万再度攻魏,出散关围陈仓(今陕西宝鸡境),攻城二十余日不下,粮尽还师。诸葛亮为孤立祁山魏军,并开辟军资来源,于建兴七年(公元229年)春三出祁山,夺回武都、阴平二郡。后又派兵西入羌地,安抚羌人。建兴九年春,诸葛亮率军四出祁山。魏大将军司马懿督军迎击。诸葛亮于上 邽(今甘肃天水)击败魏军,抢收小麦,充实军粮后撤回祁山。魏将急躁,率军尾随追击。待魏军逼近时,诸葛亮五出祁山,歼敌3000人,司马懿只得收兵退回上邽。正当诸葛亮率部乘胜追击魏军时,中都护李严假传撤军圣旨,只得退军,于木门(今甘肃天水南)设伏张郃后,还师汉中。经过3年休养生息,诸葛亮于建兴十二年春六出祁山,率军10万,与魏军20万对峙与渭水南。诸葛亮数次挑战,但司马懿却率部渡过渭水,背水筑垒拒守。诸葛亮识破司马懿以逸待劳的阴谋,进驻五丈原。这样,魏、蜀两军相持4个多月。八月,诸葛亮病故在军中,最后蜀军还师汉中。诸葛亮六出祁山,长达7年之久,虽苦心筹谋,但最终因国力不济等原因,以致师劳而功微。

王仁裕 

  
    王仁裕,宁德辇,唐秦州长道县碑楼川(今甘肃礼县石桥乡斩龙村)人,生于庸僖宗乾符六年(879年),死于后周世宗显德三年(956午)。宋人祖开宝七年(974年)闰十月十七U日归葬故里。1983年5月在礼石桥乡斩龙村出土的《周故少保王仁裕神道碑》及〈周通议大夫王仁裕慕志铭》对其生平事迹有十分详细的记载。

    王刃裕一生与战乱已的“五代十国”相始终。王仁裕幼年时失去父亲,由兄嫂扶养成人,家贫无以就学,终日以放牧为事。年二十五岁时始就学。据说,有一日,他梦见有一神人剖其肠胃,便到西汉水边浣肠,忽见河滩碎石上都有古代篆文,取来吞下后,悟性大增,遂发奋拜师求学:“请受经于季父,诗书一览,有如宿习。凡诸义理,必究精微。下笔成章,小加点窜。”

    当时,秦陇地区是岐王李茂贞的势力范围,他闻知王仁裕精通义辞,便召他为仕,先做“秦州节度判官”。915年,蜀主王衍派大将王宗俦攻取了秦、风、阶、成等地,于是,  王仁裕又到前蜀做官,任兴元节度判官。两年后,又南下成都,任礼部郎中、中书舍人、翰林学十等职。925年秋,前蜀王衍投降后,王仁裕又回到故里任秦州节度判官。不久,罢职归家,闭门著书,著《归山集》五百首。

    930年,旧友王思同时任山南节度使,得知他闲居在家,便邀他南下任职,这样,他又南下汉中在王思同手下任“从事”。时间不长,又随王思同到长安做幕僚。934年,王思同介入后唐王室斗争,被潞王李众珂处死,属下均受牵连,因王仁裕习才华出众,故仍受到重用。接着,潞王称帝,王仁裕被征召为尚书都官郎中、翰林学十。936年,石敬塘取后唐而代之,史称后晋。王仁裕“以本官归班”,稍迁左司郎中,历任左谏议大大、给事中、左散骑常侍等职。948年,后汉高祖刘知远登基,王仁裕的门生王溥拜相,王仁裕由翰林学十、户部侍郎,永充学士承旨、户部尚书。不久,以疾解职。后又授兵部尚书。周太祖即位后拜王仁裕为太子少保。周世宗显德三年(956年)七月十九日,王仁裕以七十七岁的高龄病逝于开封宝积坊私第,后由其孙王永锡护柩回归故里,并与二位夫人合葬于今礼县石桥乡斩龙村。

    王仁裕的生平事迹在新、旧五代史的本传中有载,王仁裕在五代时是一位声名显赫的官僚,先后仕前蜀、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可谓王朝元老。王仁裕仕宦一生,且著述甚丰,平生所著计有《秦亭篇》、《锦江记》、《人洛记》、《南行集》、《东南行》、《紫泥集》、《华夷百题》、《西江集》共685卷,又撰周易说卦3卷,《转轮回纹金铭》22样,诗、赋、图并行于世,可惜现在大部亡佚无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王仁裕不但长于诗书绘画,而且精通音律、天文、所教弟子之中,中进士者就达23人之多,为将为相知名者如十溥、李叻、和凝、范质等。

    王仁裕啧存著述中,以诗为多,时人称其为“诗窖”,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并称,现大多佚失。在其诗中,最早的一首就是《题麦积山天堂》,这首诗是研究麦积山历史的珍贵史料。“天堂”是麦积佛龛中最高的一级,现已不存,但通过王仁裕的描写,我们仍可知道当初“天堂’’的奇景:“蹑尽悬空万仞梯,等闲身共白云齐。檐前下视群山小,堂上平分落日低。绝顶路危人少到,故岩松健鹤频栖。天边为要留名姓。佛石殷勤手自题”。

吴郁 


    吴郁,今两当县西坡乡三渡水村人。生卒年不洋。唐肃宗时任侍御史,因为人正直,不阿权贵,不谋私利,且学识渊博,又善书法,很受朝内外士大大敬重。

    大约在唐至德年间(756年一758年),京师凤翔一带常有安、史党徒活动。朝廷镇压时常常良莠不辨,不少良民百姓无辜受诛。吴郁为此多次上书谏议,却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往长沙。

    吴郁同杜甫是至交,见解相同,交往甚密。吴郁被贬时,杜甫也因为房珀辩冤而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无力为吴郁辩白。当他自秦州赴蜀途中路过两当,触景生情,挥笔写下了长诗《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寒城朝烟谈,山谷落叶赤。阴风千里来,吹汝江上宅。鹃鸡号枉渚,日色傍阡陌。借问持斧翁,几年长沙客?哀哀失木狄,矫矫避弓翮。亦知故乡乐,未敢思宿昔。昔在凤翔都,共通金闺籍。天子犹蒙尘,东郊暗长戟。兵家忌间谍,此辈常接迹。台中领举劾,君必慎部析。不忍杀无辜,所以分白黑。上官权许与,失意见迁斥。朝廷非不知,闭口休叹息。仲尼甘旅人,向子识损益。余时忝诤臣,丹陛实咫尺。相看受狼狈,至死难塞责。行迈心多违,出门无与适。于公负明义,惆伥头更白。”

    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吴郁始结束谪居生活离开长沙,来到成都。在这里,他得知杜甫也在成都,遂与范邈结伴,特意到草堂来探望杜甫。不巧,杜甫偶出不遇,杜甫回来后始知吴郁来过,遂以诗代简,向吴、苞二人表示歉意,并邀请他们再来。其诗云:“暂往比邻去,空闻二妙归!幽城栖简略,哀白已光辉。野外贫家远,村中好客稀。论文或不愧,重肯款柴扉?”

    自此以后,吴郁又归于何处,史无所载。

张果老  


    张果老,名列“八仙”之一,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 

    张果老在历史上实有其人。他是唐代武后、玄宗时代的一个名气很大的道士,人们对他的尊称,也是他模样长得老,显得岁数大。

    关于张果老的乡里身世,史书记载不详,或者说“不知何人也”,或者说“晦乡里世系以自仙”,一直不太清楚。直到清代初年,治学大家胡定求等人在编纂《全唐诗》时,才明确提出,张果老是甘肃两当人。《全唐诗》第八百六十卷中录有张果老的一首诗《题登真洞》:“修成金骨炼归真,洞琐遣踪不计春,以草漫随青岭秀,闲花长对白云新。风摇翠条敲寒玉,水激丹砂走素鳞。自是神仙多变异,肯教踪迹掩红尘。”在这首诗前附有小传:“张果,两当人。先隐中条山,后于鬻龠山登真洞往来,天后召之,不起。明皇以礼致之,肩舆入宫,擢银青光禄大大,赐号通玄先生。未几,还山”。 

    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载:“鸳蔫山在甘肃两当县东”。《巩昌府志》载,两当县东:“两山秀耸,一名南岐,一名来仪,南有登真洞,相传唐张果登真处。”今两山仍在。近年来,在鬻篱山附近连续发现,一通为《宋故崔公墓志铭》的石碑,刻于宋高宗绍兴元年(1961年),碑文记述了北宋时两个邑书吏崔熙率众进京为张果请封的全过程。碑文载:“两当邑之东有鸳鹭山,一祠嵌深,流水泠然,唐张果先生隐居处也。提刑游师雄建祠洞侧,岁遇雨畅,祷之获应,然洞祠无额,公颇惜之。一日,公众乞于都,仗郭思闻奏,朝延嘉其惠,封其洞曰“登真洞”,祠曰:“集休观”。更数岁再乞申,命先生为“冲妙真人”,敕诰具在本观,赏之其不忘神惠有如此者”。碑文证实了张果老在两当鸳鹜山登真的历史事实,也为“张果老为两当人”之说提供了重要证据。 

    张果老的史迹主要载于《旧唐书》《明皇实录》《新唐书》等史书中。明代吴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第二十回,二十一回专述其事,明末凌蒙初所撰《初刻拍案惊奇》卷七,对张果老事迹也有详述。 

    据张果老自称,他是帝尧时代的侍中,到唐初,已活了三千多岁。他出入常乘一匹白驴,每倒骑之,日行万里,休息时,便把这驴像纸一样折叠起来,置于巾箱中,乘则以水喷之,便又成了真驴。 

    唐人宗、高宗闻其名召之,皆不去。后来,武则天又派入去请他,不得已,他跟着使臣上了路。当走到一名叫“妒女庙”的地方时,又假装死去,直挺挺倒在路上,不一会儿,尸体也腐烂了。使臣只好如实向武则天报告。唐去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唐玄宗听人报告说张果老没有死,便派使臣裴晤去中条山清他。裴晤见张果梁齿落发白,很不起眼,有点看小起他。张果老见状,便又来了个气绝身死,吓得裴晤赶紧焚看相求,张果老这才苏醒过来,但仍不肯进宫。唐玄宗闻奏后,认为裴晤办事不中用,又命中书舍人徐峤带玺书相请。 

    张果老进宫,唐玄宗问他:“先生得道者也,何故齿发衰朽如此?”张果老回答:“我是齿落发落发稀时得的道,只好这副样子。今陛下见问,不如把齿发尽去了更好。”说罢,把自己的头发拔了个精光,又将牙齿敲掉。唐玄宗忙说:“先生何故如此?且去歇息。”但一会儿,张果老又走了出来,面貌大变,“青鬓皓齿,愈于壮年”,唐玄宗十分惊奇。  

    唐玄宗十分佩服张果老,就授他“银青光禄大大”,赐号“通玄先生”。唐玄宗还有个好道的女儿,叫玉真公主,唐玄宗就想把她嫁给张果老。不料,张果老却坚辞有受,还唱道:“娶妇得公主,十地升公府。人以为可喜,我以为可畏”。唱完大笑不止,然后掏出纸驴,吹气成形,倒骑驴背走了。 

此后,张果老去游四方,敲打着渔鼓筒扳,在民间传唱道情,劝化世人。于是,人们便将张果老说成唱道情的祖师爷了。所谓道情,源于唐代的道曲,以道教故事为题材,宣扬出世恩想。明清流传甚广。题材也更广泛,在各地同民间歌谣结合而发展成多种曲艺如陕北道情、义乌道情、湖北渔鼓、山东渔鼓、四川竹琴等。
    此后,张果老去游四方,敲打着渔鼓筒扳,在民间传唱道情,劝化世人。于是,人们便将张果老说成唱道情的祖师爷了。所谓道情,源于唐代的道曲,以道教故事为题材,宣扬出世恩想。明清流传甚广。题材也更广泛,在各地同民间歌谣结合而发展成多种曲艺如陕北道情、义乌道情、湖北渔鼓、山东渔鼓、四川竹琴等。

杨大眼 

  
    杨大眼,武部氐豪扬难当之孙,大约生于北魏孝义帝人利年间,卒年不洋。世居仇池,—早年随父顺北魏,举家迁居洛阳.在朝廷中任小吏。

    杨大眼自幼习武,勇敢敏捷,尤善走行,奔跑如飞。一次北魏朝廷议决南伐,尚书李冲准备选拔出征将帅。杨大眼自告奔勇,李冲见其为无名小辈,不问意他出征,杨大眼便说:“尚书不了解我,我给你表演个绝枝吧!”说着,他拿出一根三丈长的绳子系在头上,便快速奔跑起来,只见绳子在脑后飘起,如射出的箭一般直,奔跑速度快得惊人,连奔马也追赶巧不上。旁观者无不惊叹,大家都说:“千百年来,还没有听到过有跑得如此之快的人。”遂被提拔为车主,随后又升为统军,屡次出征江淮一带,所经战阵,莫不勇冠六军。因战功卓著,累迁为直阁将军、东荆州刺史。

    杨大眼与梁军交战数次,屡立战功,被提拔为光禄大大、平东将军,杨大眼到京师领命时,民慕其雄勇,出巷倚门,观者如市,都想睹其丰采。

    杨大眼以骁勇著名,南朝诸将无不畏惧。淮、泗、荆、沔一带儿童有啼哭者,大人们便唬道:“杨大眼来了”,儿童便会立即停止哭闹。有人曾问杨大眼,“在南闻衬之名,以为眼如午轮,及见,乃不异于人。”杨大眼说:“旗鼓相望,  眸奋发,足使料目不能视,何必大如午轮”。当时,人们都认为杨大眼之骁勇,不亚于三国时的关羽和张飞。

    杨大眼识字刁不多。但记忆力极强,常令人给他读书,读过一遍,他便能熟记于心。军中发布露布,皆山杨大眼口授,出口成章。杨大眼为北魏名将,《北史》有《杨大眼传》,《魏书·氐传》及《北史·魏文成帝纪》中也有载。        

赵  壹 


    赵壹,宁元叔,东汉汉阳郡西县人(今礼县大堡子山东),生腐卒年不详。一生事迹主要见于汉灵帝年间(168年—189年),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辞赋家、诗人和最早的书法评论家。

    据《后汉书·文苑列传》记载:赵壹为人襟怀坦白,爱憎分明,因不合时俗,遭人陷害,几乎被杀,多亏知交营救,方得以幸免。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朝廷召集各郡的上计吏到京城洛阳汇报各地户口、垦田与钱谷的情况。正在汉阳郡任上计吏的赵壹便也来到洛阳,司徒袁逢接见了他们。当时参加接见的上计吏有数百人。大家都拜伏在地,惟独赵壹长揖不拜。袁逢责备他,他理直气壮地说:“当年郦食其见汉王刘邦时也上不过作了一个长揖,如今我对司徒作揖,又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袁逢听了连忙走下堂来,请他坐在贵客席上,并对大家介绍说:“这位是汉阳郡的赵元叔,朝廷里的臣子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告别袁逢以后,赵壹又去拜访了河南尹羊陟。羊陟是东林党人中的头面人物,他为官清正,禁制豪强,名气很大。赵壹的来访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他又回访了赵壹。当时来亦的上计吏们乘坐的车子都十分讲究,惟有赵壹的车子破旧,挂的是草帘子,赵壹就在这辆破车前接待了羊陟。两人从早晨一自交谈到晚上,谈得十分投机。临别时羊陟拉着赵壹的手说:“美玉藏在石头里,一定会有卞和那样识宝的人帮着使它显露出来的!”事后,他与袁适—起举荐了赵壹,赵壹因而“名动京师”。士大大想望其风采。

    赵壹的著作,原有赋、颂、箴、、书论及杂文共—十六篇,总为《赵壹集》二卷,宋以后失传。现存的著作,据清人严可均辑的《全后汉文》载,有《穷鸟赋》《刺世疾邪赋》《报皇甫规书》《非草书》以及《迅风赋》《解摈赋》和《报羊陟书》的残句。

    幸存的《穷鸟赋》和《刺世疾邪赋》是越壹的代表作,后人得以从中窥见赵壹在文学上的成就。

    《穷鸟赋》是一篇借物咏怀的作品。通过对穷鸟险恶环境的描述,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愤懑与对现实的抗争,表达了东汉木年处于无树位的中下层知识分子的心声。

    《刺世疾邪赋》则是一篇讽刺不合理的世事,憎恨社会上邪恶势力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决不愿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以谋取个人荣华富贵的可贵精神。

    赵壹还是我国书法史上最早的书法评论家。他的代表作《非草书》一文,是我国古代书法史上最早评论书法的重要文献。

    赵壹之所以能够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席之地,一是他的《刺世疾邪赋》批判的尖锐性在文学史上始终放射出不灭的异彩,为历代文士所瞩目,甚至有人评价《刺世疾邪赋》一篇压倒两汉所有的辞赋。二是他的辞赋是两汉铺采雕琢、雍容典雅的体物大赋向汉末流畅疏荡抒情小赋转变时期的代表作,对辞赋的演进作出了贡献。三是他生性耿直,愤世疾俗,其作品也风格率直,明朗畅达,无论做人还是作文,都为后人所称道。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5825895017 18693909100 传真:0939-8658811 邮箱:751793550#qq.com
地址:甘肃陇南市武都区南桥路阳光商城1单元5楼 邮编:746000
Copyright © 2004-2024 陇南都市网运营中心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